首页>>以案说法>>以案说法
以案说法

以案说法

劳务报酬个人所得税怎么计算

时间:2017-04-27  【转载】

一、什么是劳务报酬所得税?劳务报酬所得包括哪些行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务报酬所得,是指个人从事装潢、设计、安装、化验、制图、医疗、测试、法律、咨询、会计、讲学、广播、新闻、翻译、书画、审稿、影视、雕刻、录像、录音、表演、演出、展览、广告、技术服务、经纪服务、介绍服务、代办服务以及其他劳务取得的所得。


二、劳务报酬所得个税适用范围


劳务报酬所得的应纳税所得额为:每次劳务报酬收入不足4000元的,用收入减去800元的费用;每次劳务报酬收入超过4000元的,用收入减去收入额的20%。


三、劳务报酬所得税税率表


级数 每次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1、不超过20000元部分 20


2、超过20000至50000元部分 30


3、超过50000元部分 40


劳务报酬所得适用20%的税率。


四、劳务报酬所得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一)个人提供劳务取得含税劳务报酬(即税前劳务报酬)所得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1、应纳税所得额的确认


1.1含税劳务报酬所得不超过4000元的,应纳税所得额=含税劳务报酬所得-800;


1.2含税劳务报酬所得超过4000元的,应纳税所得额=含税劳务报酬所得×(1-20%)。


2、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注:按照应纳税所得额查对应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二)个人提供劳务取得不含税劳务报酬(即税后劳务报酬)所得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个人为企业提供劳务,双方约定的劳务报酬更多情况是一个税后支付额,即企业支付给个人的劳务报酬是个人的税后所得,因此,企业必须将税后所得转换为税前报酬,按照税前报酬列支企业的成本费用,同时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由于劳务报酬在计算个人所得税时的扣除额分段以及应纳税额的加成规定,经过推算得出不含税劳务报酬收入额对应的税率表(注意,这里是收入额,而非应纳税所得额),


1.1不含税收入额不超过3360元的换算为含税劳务报酬收入公式如下:


含税劳务报酬收入=不含税劳务收入额/(1-20%)-200


1.2不含税收入额超过3360元的换算为含税劳务报酬收入公式如下:


含税劳务报酬收入=(不含税劳务收入额-速算扣除数)/换算系数


注:公式中个数据请根据表二中对应的金额确认。


2、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2.1方式一,根据上述公式换算含税劳务报酬收入按照表一的税率计算应纳税额,祥见上文。


2.2方式二,根据表二分步计算


2.2.1不含税收入额不超过3360元的


第一步,根据不含税收入额查表二中对应数据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公式如下:


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收入额-800)/(1-税率)


第二步,根据应纳税所得额查表一中对应数据计算应纳税额,公式如下: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按表一对应数据计算)


2.2.2不含税收入额超过3360元的:


第一步,根据不含税收入额查表二中对应数据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公式如下:


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收入额一速算扣除数)×(1-20%)/换算系数


第二步,根据应纳税所得额查表一中对应数据计算应纳税额,公式如下: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综上所述,根据税法的规定,劳务报酬个人所得税的征收范围不同,各种级别的劳务报酬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式不同,征收的税额也不同。以上就是提供的关于劳务报酬个人所得税怎么计算的问题的相关解答,不过也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必须严格按照税法规定来纳税。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