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民事案件>>民事案件
民事案件

民事案件

押金的效力规定

时间:2022-09-08  【转载】

押金作为担保的一种形式,在社会生活中被广泛运用于下列合同:

  1.租赁合同,尤其是房屋租赁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1.1生效)第七百零三条 【租赁合同定义】租赁合同是出租人将租赁物交付承租人使用、收益,承租人支付租金的合同。

  第七百零四条 【租赁合同主要内容】租赁合同的内容一般包括租赁物的名称、数量、用途、租赁期限、租金及其支付期限和方式、租赁物维修等条款。

  2.承包合同, 在承包合同中,发包方往往要求承包方提供财产抵押或所谓的风险抵押金,这里的风险抵押金其实就是押金。

  3.旅客住店合同,在旅客住店时,店方总是要求旅客交付相当于或大于其预定期间房价的押金。

  4.住院医疗合同,患者在办理住院手续时,总被要求向院方交纳一定数额的住院押金。

  5.劳动合同,企业,尤其是三资企业,私营企业,在与受雇人签定劳动合同时,常常要求交付一定金额的押金。不过,按照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二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不得以任何形式向劳动者收取定金、保证金或抵押金。

  因此,这里使用押金有一个是否合法的问题。不过,从其他国家如日本、德国的劳动立法来看,雇佣合同中使用押金是允许的。但台湾省的学者普遍认为,押金仅适用于租赁合同。这样的话,押金的范围太狭隘。

  债务人一旦交付押金,押金合同即告成立并生效,对当事人双方发生预期的法律效力。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